燃气具资讯网

嵌入式燃气灶通风孔的开启方式及面积的确定

2013-07-29 17:39:38 来源:燃气具资讯网 浏览:
内容提要:中国经过20年市场经济洗礼,人民群众对燃气灶具产品的质量、外观、耐用性、方便性、便于保洁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

    中国经过20年市场经济洗礼,人民群众对燃气灶具产品的质量、外观、耐用性、方便性、便于保洁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国内在以铸铁灶为代表的第一代产品和以不锈钢外壳灶为代表的的第二代台式燃气灶具相继被淘汰后,第三代产品——嵌入式面板的灶具应运而生,由于其美观大方、便于保持灶面清洁而受到顾客的青睐,风靡一时,许多灶具生产厂家纷纷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嵌入式灶具,呈现了其作为燃气灶具在近年来消费疲软中的强劲发展势头。

    然而,随着新型、美观、时尚的嵌入式灶具大量进入居民家庭,各地燃气燃爆事故却频频发生,以笔者所在的重庆市为例,最严重的时候甚至1天就发生了2起燃爆事故,一时造成重庆市燃气用户谈嵌入式灶”而“色变”的紧张场面。据不完全统计,因安装及使用嵌入式灶具不当而发生的燃气燃爆事故,重庆市2003年及2004年都在每年百起以上。为此重庆燃气公司按市安监局的指示,于2005年组织了为期三个月的紧急排查整改,对全市的所有嵌入式灶具用户进行逐户检查、整改,才彻底扭转了这种被动局面。下面,把我们在进户检查整改中采取的一些措施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

 

 

嵌入式灶具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从图1可以看出嵌入式灶与普通台式灶的异同。它们的燃烧系统和主体结构基本相同,嵌入式灶也有灶脚,需要时也可同普通灶一样放在灶台上作为台式灶使用,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 嵌入式灶具的面板要比其四周边框长一些(一般各长几厘米左右),以便于嵌放在灶台或橱柜上;

    (2) 嵌入式灶具的燃气开关旋钮是装在灶面板上的,和普通灶装在侧面有所不同,主要是便于灶装入橱柜后,方便开关操作;

    (3) 普通灶边框下面是空的,以便于助燃空气进入,而嵌入式灶具在边框下有底板封闭,为保证燃烧空气的进入,在边框的周围或底面开有一些进风口(1中的7)。也有部分灶具是将面板厚度加大(主要是金属面板型),将进风口设在燃烧器周围(即所谓上进风)

嵌入式灶具的安

由于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嵌入式灶具安装规范,各厂生产的产品没有统一的安装规定,只能按所选购的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一般均安装在橱柜灶台面上,见图2

 

 

    嵌入式灶具安装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灶具面板的各条边一定要和灶台面平稳贴合,不能有凸凹不平,否则放上重物后,易造成金属面板变形或玻璃面板破裂。

    (2) 嵌入式灶具的助燃空气。有一部分要靠灶面下的通气口供应,因此安装时应注意不要封住通气口(即在边框的前后的面有通风口处应该留出间隙,左右两边无通风口可以保持贴合),以免造成燃烧不完全。如果灶具是装在橱柜上,则橱柜上一定要开有通气口。通气口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保证燃烧时的助燃空气(主要是一次空气)的提供:二是为因使用不当(如因点火未燃而排出的少量燃气)而遗留在橱柜内的燃气提供一个排出通道,使橱柜内不形成为爆炸性环境,从而避免燃爆事故。这其中第二点对比重较大的液化石油气等燃气的安全使用特别重要,一定要严加注意。

    在这次进户检查整改中,我们发现:80%以上的用户都没有在封闭的橱柜上开通风口,这不仅会影响燃气的正常燃烧,而且也留下了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条件合适,就会引起燃爆事故。

    对于这些未开通气口的用户,我们除耐心宣传安全知识外,还站在用户的角度,为他们提供了多种补救措施,供他们选择。尽量做到既保证安全,又方便改造。事实证明,只要认真讲清道理,工作过细,绝大多数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我们一次整改率达到81%就是最好的证明
通风孔的具体开法

    对于各种不同的用户,我们提供的改造方法主要有:

3.1 百叶窗式

这种方式的具体作法见图3,其特点是在橱柜上方用隔板隔出一个单独的空间,其正面用百叶窗作面板,由于其通风面积较大,因此能保证空气的充分供应;且橱柜下方的空间还能另作它用,因而受到一部分用户的欢迎。但这种方式因木工改造工作量比较大,比较适合新装橱柜用户,而不大适合于已安装好橱柜的改装用户。

 

 

3.2 底面及侧面进风式

    这种进风方式的作法见图4,在橱柜的侧面板或底板上的适当位置开孔(如果中间有隔板,隔板上也要开口),作为通气口。其特点是:因开口处在侧面及底面隐蔽处,不会影响其正面造型,外型较美观;但它要求橱柜侧面必须独立面向大气空间(侧面开口式),或橱柜底部不封闭(底部开口式),否则不能保证正常的通气要求。

    这种方式因改造工作量不大(只需钻几个孔),比较适合已通气用户使用,但由于它对橱柜的位置及形式有一定要求,也使它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3.3 正面进风式

    这种进风方式的作法见图5,在橱柜的面板上的适当位置开孔作为通气口。其特点是:因开口处在橱柜正面,施工特别方便,钻孔位置也比较灵活,对橱柜的型式及位置也没有任何限制,因而可以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橱柜的用户。如果动手能力强,用户自己就能改造,因而特别适合已通气用户采用。

这种方式的缺点也较明显,因为钻孔位置在正面,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橱柜美观。对外观造型要求较严的用户,一般较少采用。

 

 

    钻孔的方式可多种多样,钻一个孔,几个孔甚至几十个孔都可以,只要保证一定的通气面积即可,钻孔数目及排列形式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及装饰效果来选择。钻孔后,特别是钻比较大的孔后,应对钻孔圆柱面进行适当处理,这是保持橱柜外型美观的关键,可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进行创造,钻孔后可作相应的装饰。如有的用户采用普通的筒灯(射灯)外壳作钻孔装饰物,造价低廉而又比较美观大方,不失为一种较好方案。

    安装嵌入式灶具的橱柜,其灶具下面紧连的面板最好采用转轴式开合(即用活页连接,见图6),而不要采用抽屉式开合,这样可防止抽屉因长期抽拉而造成上面的连接软管反复受力而脱落或损坏;而转轴式开合则不会影响到软管受力。这种事是有惨痛教训的:我市某用户的嵌入式灶具下方就是一个抽屉式拉篮,里面放有炒菜锅,这样每天都需要抽拉几次。它的抽屉设计又很不合理:即最里面的一块屉板太高,而灶具的连接软管又较短,这样每拉一次,都会对软管施加一次压力。在通气时,通气员工只照例检查了有无漏气及连接软管两端有无固定卡子,而未发现这一隐患,结果在通气1个月后,就因软管一端脱落漏气而造成重大燃爆事故,造成家庭财产损失近十万元,主人二度烧伤面积达65%,仅一期医疗费就花了8万元,后续医疗费至少还得几十万,伤者已把装修公司与燃气公司告上法庭,此案目前尚未了结,但不管怎样,燃气公司都难脱干系。

 

 

通风孔面积的决定

    通风口开孔面积的大小是保证用户正常使用的关键,通风口面积应由用户所使用的灶具的耗气量决定,当然是越大越好,如上述的百叶窗式,就能绝对保证使用的需要,因而只需要规定开孔的下限值。但对大多数需钻孔的普通用户来说,由于使用的灶具种类太多,不可能一一列举,为便于具体操作,我们只规定了两种选择方式:

    (1) 开孔面积应大于灶具进风面积的两倍;

    (2) 开孔面积>80cm2

    什么是灶具的进风面积呢?它是指嵌入式灶具侧面和底面进风面积的总和,有些灶具的进风面积比较好测量或说明书上有这个数据,直接采用就行了;而之所以要加大一倍进口面积,则是考虑进风处的阻力可能较大,会降低进气口处的流速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对于说明书上无此数据或不便于测量的灶具,则可采用统一规定的大于80cm280cm2这个数值的计算来源如下[1]

    ① 灶具热负荷取常用值12.5MJ/h×2

    ② 根据上述热负荷,可计算出(或查表)使用天然气时其喷嘴孔径dP应为1.5mm

③ 根据引射型大气式燃烧器引射器喉管直径与喷嘴孔径的关系d1=10dP(见图7),则引射器喉管直径应为:d1=10×dP=1.5mm×10=15mm

 

 

    ④ 根据引射型大气式燃烧器引射器入口直径与喉管直径的关系d=2.2d1,则引射器入口直径应为:d=2.2d1=2.2×15mm=33mm=3.3cm

    ⑤ 则相应引射器入口面积应为:S=πd2/4=(3.14×3.3cm×3.3cm)÷41Ocm2

    ⑥ 因是双眼灶,则燃烧器总进口面积为S1=2×1Ocm2=20cm2

    ⑦ 考虑进气口流速应减慢,其进气口面积加大1倍后:S2=2×20cm2=40cm2

    ⑧ 考虑安全系数再放大1倍,则其进气口面积为:S3=2×40cm2=80cm2

    这就是进气孔面积取80cm2的来源。应该说,这个数目已经能够充分满足灶具的正常使用了。

其它注意事项

    (1) GBl6410-1996(家用燃气灶具》第2号修改单中明确规定嵌入式灶具“必须设熄火保护装置”;

    (2) 橱柜上的进风口必须直接与厨房内大气相通;

    (3) 嵌入式灶具要采用不锈钢波纹软管与供气管道连接,不宜用橡胶管连接;

    (4) 经常检查灶台下的通气口是否被堵塞(特别是小孔型),避免燃爆事故的发生;

    (5) 嵌入式灶最好选用金属面板灶,如果要一定要用玻璃面板灶,也应选取玻璃面板背面覆合有高强度的纤维网的带三重抗爆面板结构的灶具;

    (6) 玻璃面板灶具在使用大型平底锅时,要注意火焰不要接触到玻璃面板上,以免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炸裂或影响灶具寿命。

参考文献

燃气燃烧与应用.同济大学等编.中国建筑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曾渝基著.家用燃气具安全使用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本文作者:曾令 重庆燃气(集团)公司 400020

相关文章